網絡布線之中光纜纜芯的基本結構
時間:2011-11-29 發布人:管理員
對于網絡布線的過程之中,大家對于一些零件的熟悉程度都不是很了解,因此,重慶網絡布線公司為大家介紹光纜纜芯的基本結構,且當前光纜纜芯的基本結構(基本纜芯組件)大體可分為層絞式、骨架式、束管式和帶狀式4種。
1.層絞式結構 層絞式結構制造較容易,光纖數較少(如12芯以下)時,多用這種結構。開始時有緊套光纖也有松套光纖。隨著光纖數的增多。出現單元式絞合:一個松套管就是一個單元,其內可有多根光纖。生產時先絞合成單元,再擠制松套管,然后再絞合成纜。目前,松套式一管多纖的結構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2.骨架式結構 骨架式光纜的光纖鼴放于塑料骨架槽的橫截面可以是V形、u形或其他合理的形狀,槽縱向呈螺旋形或正弦(sz)形。早期一個空槽只放置一根光纖,可以是一次涂覆光纖也可以是緊套光纖。目前的趨勢是放置一次涂覆光纖,且一個槽可放置5~10根光纖。為了識別纖序,要用色譜標志。也有放置光纖帶的,即在一個槽內放置若干個光纖帶,從而構成大容量的光纜。槽的數目可根據光纖數設計(如6~8槽,多至18槽),一條光纜可容納數十根到上千根光纖。如果是放置一次涂覆光纖,槽內應填充油膏以保護光纖,這時槽的作用類似于松套管。這種結構簡單,對光纖保護較好,耐壓、抗彎性能較好,節省了松套管材料和相應的工序。但也對放置光纖入槽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僅經過一次涂覆的光纖在成纜過程中稍一受力就容易損傷。影響成品合格率。
3.束管式結構 束管式(中心束管式)結構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它相當于把松套管擴大為整個纜芯,成為一管腔,將光纖集中松放在其中。管內填充有油膏,改善了光纖在光纜內受壓、受拉、受彎曲時的受力狀態,每根光纖都有很大的活動空間。相應的加強元件由纜芯中央移到纜芯外部的護層中,所以纜芯可以做得較細,同時將抗拉功能與護套功能結合起來,達到一材兩用的設計日的。光纖束中的光纖采用有色潛標志的一次涂覆光纖,松放或由數根至數十根為一束并采用有顏色的扎絲帶捆扎成束。一個加強中心管內可放置許多個這樣的纖束,總的光纖數可達近百根。這種光纜把光學的、環境的優點結合在一個新的小型尺寸中,并且大大地減少r安裝時間。這種光纜結構具有體積小、質培輕、制造容易、成本低的優點。
4.帶狀式結構 帶狀式結構光纜是先將經過一次涂覆的光纖放入塑料帶內做成光纖帶,然后將幾層光纖帶放在一起構成光纜芯。它的優點是可容納大量的光纖(一般在100芯以上),滿足作為用戶光纜的需要;同時每個單元的接續可以一次完成,以適應大量光纖接續、安裝的需要。